#標籤化 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,從個人到商品都逃不開它的魔掌,就像很多人喜歡展現自己愛看藝術電影、聽獨立音樂、半夜到誠品看書,卻討厭被人稱為文青,在社群媒體讓人人都me too的年代,標籤化是一種易學難精的行銷學問。
 本月出版的新書《酒徒之書》正好是一本標籤化時代的絕佳示範之書,眾所周知,台灣人獨鍾威士忌,小小的一個島國喝出了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消費量,但卻有高達八成以上是蘇格蘭威士忌,高地、艾雷島、雪莉桶、泥煤味這些標籤,即便非玩家也能朗朗上口,不得不佩服台灣酒商標籤化的行銷功力。
 標籤化不是罪惡,但卻會帶來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」的後果,對於只想攝取酒精的尋醉之人來說,知其所以然並不重要,但對把酒當成信仰的酒徒者,片面的斷章取義的標籤化卻是不可饒恕,《酒徒之書》的英文書名The confession of a whisky drinker或許更能精確的呈現出這本書的內容,我把作者想要傳達的意涵很委婉的翻譯成「喝懂,喝對!威士忌老饕的敢言筆記」作為副書名,在芸芸書海一堆酒書中,這本立志要「去標籤化」的作品應屬少見。
 正如同推薦人之一的葉怡蘭所說,這是一本「知識狂熱者」所寫的書,我幫作者邱德夫出版過他的前作《威士忌學》,邱大哥是一位學有專精的土木結構工程師,科學是他的信仰,而他也用相同的信仰來對待威士忌,但在數據至上的geek外衣下,藏著卻是幽默風趣且博覽群書的文青靈魂,在這個資訊隨手可得,但知識與觀點難尋的時代很是難得。
 這本書對於所有想入門、或甚至已經品飲一段時間的威士忌玩家而言,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。一般來說對某個領域學有專精的人,要將其經驗與智慧撰寫成書,大多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上從盤古開天爬梳資料累積而成,讀來既厚且重;另一種則是以個人觀點分篇切題闡述,可快速吸收高手經驗。《酒徒之書》以目前酒界常見標籤化的迷思來切題,例如「我們的酒廠位於蘇格蘭高地」、「我們的酒獲得95分的高分」、「我們使用湧泉的硬水」、「艾雷島的迷人海風味」、「80%的風味都來自橡木桶?」、「你喝的真的是日本威士忌嗎?」,從這些每一位酒徒心中都有的疑問將答案娓娓道來,就像是一本進入威士忌聖殿前,高手跟你方享的解題大全。
 今晚1200開始預購,博客來限量200張「2020 WHISKY TASTE威士忌烈酒品味展」門票,送完為止!
 博客來:https://pse.is/wb5xc
 誠網:https://eslite.me/qcfur